编辑:本站编辑 来源:本站原创 时间:2018-01-24 浏览次数:
仙居敲肉,亦名敲敲肉。敲,有捶打的意思,顾名思义,敲肉即捶打过的肉。清代光绪年间的李岳瑞《春冰室野乘》中载有“猪背肉”一条:“其法闭豕于室,屠者数人,各持一竿,追而抶之。豕负痛,必叫号奔走,走愈亟,挞愈甚”。待猪力竭仆地,不能动弹,才割取其背肉一块。大约五十余头猪,才够一席之用。猪因背受鞭打,以全力护痛,全部精华皆萃于背脊处,余下的肉则腥恶失味,只能丢弃不用。”是书中的“猪背肉”亦是经过敲打的,“五十余头猪才够一席”,虽奢华至极,但足可见其为人间至味。
仙居敲肉大多以肉汤的形式上桌。在将敲肉烹制成敲肉汤时,亦需方法得当。当下的家常和酒筵,敲肉汤烹饪最为常见的是涮烫法。在涮烫时,先是将敲肉切成大小相同的小菱形,再烧一小镬清汤,其中可以加入冬笋等佐料提味;待汤沸时,放入敲肉和事先搅打好的蛋清,至敲肉和蛋花上浮,即可起镬,并加入酒、葱白、盐、酱油、猪油等调料。涮烫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敲肉汤的清爽和肉质的鲜甜、肉嫩,而这也正是敲肉的至味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