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实时游客量:
瞬时最大承载量: 30000
景区最大承载量: 50000
首页> 神仙居概览景区文化天姥山文化

神仙居:深山里的进士村

 编辑:本站编辑  来源:本站原创  时间:2023-04-01   浏览次数:

        李氏为中华大族,全国李姓人口约一亿。诗仙李白曾自豪地宣称:“我李百万叶,柯条遍神州。天开青云路,日为苍生忧。”仙居李氏,是中华李氏这棵巨树百万柯条中的小枝桠,但在仙居也属大姓,至今全县李姓户籍人口已达二万七千人。溯其来源,又分为两脉支派,一是李宅,一是管山。重视读书,是李氏家族的传统,而苍坡李氏尤甚。苍坡的先祖甚至把整个村落设计成了文房四宝的格局,构造出一个“耕读为本、读书为荣”的聚落意象,表达了李氏祖先对子孙后代读书出仕、增辉门第的期望。

        管山李氏族谱记载,县志丛说中有“李遂夫别传”,说:李遂夫,原名叫李田,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推车经过门前,车上只有几卷书。李田问:“这是什么啊?”推车人说:“是天下科举及第者的姓名。”李田赶紧作揖,请求他让自己看看。让他失望的是,书翻遍了也没有自己的名字,倒是发现其中有个叫李遂夫的。那人问:“这是你的姓名吗?”李田随口回答:“是啊。”谁知那人竟然说:“这里人都吃牛肉,只有先生你家已经三代不吃牛肉了,应该父子一起登科。”结果果然与梦中一样:李田改名李遂夫,于宋孝宗隆兴元年(1163年)考中进士,担任福建省长溪县知县,历官至宣教郎;李遂夫的父亲李由(字载民),宋高宗绍兴三十年(1160年)进士,曾担任江西玉山县知县,历官至奉议郎。此说虽有些荒诞不经,但很形象地反映出古代读书人对科举功名极度热衷的心态。

李宅李氏第二代李徹恪守父志,“耕桑而外,惟严课读”。到第三代,李徹的长子李邦(字彦国,号郁文)登宋高宗绍兴乙卯科(1135年)解元,次子李照(字彦祥)被授为“机宜大夫”,而李邦子李进(字廷直)则被授为“迪公郎”。 “机宜大夫”是低级别的荣誉性虚职,而“迪功郎”则是朝廷正式册封的职位,宋时为从九品。

        从第五代开始,李宅李氏迎来了科场的辉煌时代,连续三代出了四位进士:李虞卿(字舜臣)登宋理宗嘉熙戊戌科(1238年)进士,授文林郎;李虞卿之子李居霖(又名汝霖、岂潜,字显甫)由国学内舍登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科(1265年)特奏进士,任浦江县丞;李居霖的堂弟李居安(字伯定)登宋理宗景定三年(1262年)进士,任缙云邑教,升嵊县县丞;李居安的儿子李埙(字淑篪,号彦彬)由国学内舍登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科(1268年)进士,历官至常德府通判。而李居霖的儿子李应炎(字晦甫)也被授为迪公郎,任永嘉主簿。可以说,这一时期李氏进士及第人数井喷。

宋、明两朝,李宅李氏正式考中进士的有五人,算上以“正直”而举的李公儒,号称“一门六进士”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进士村”,为后人津津乐道。 王巧赛


留言

想来神仙居玩儿?或者已经来过?有什么想说的,都可以在这里留言分享给大家。
请文明评论,理性发言,对于违规违法的言论,神仙居保留不经许可即删除评论的权利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